close
突出,脊髓,上肢,下肢,中央

提問: 有人能看明白我媽媽的報告單嗎 問題補充: 檢查技術描述 TRA+SAG T1WI+T2WI ST:5-7MMTRA+SAG T1WI+T2WI ST:3 檢查部位:頭部MRI,頸椎磁共振掃描 影像描述: 雙側額葉、雙側基底節區及中腦可見點狀長T2高的信號,t1wi呈略低信號;雙側大腦半球對稱,腦灰白質結構分辨清晰,小腦半球形態及信號無改變,腦中線結構居中,腦表腦溝及各腦池無增寬,腦室系統無擴張。 頸椎掃描,矢位顯示長度顯示c1-t5,頸椎椎體序列規整,勝利曲度變直;矢位t2wi示頸椎各椎間盤略減低;軸位顯示c4-5椎間盤偏左側后突;c5-6椎間盤呈中央型后突;c6-7椎間盤偏左側向后突出。矢位示頸椎椎體信號均勻,c3-7椎體前緣略呈“唇樣”改變;椎管內脊髓走行連續,信號無改變。 影像印象診斷: 1、腦內少許缺血灶,請結合臨床 2、c4-5椎間盤突出(偏右側);c5-6椎間盤突出(中央型);c6-7椎間盤突出(偏左側) 3、c3-7椎體退行性改變。 2008-08-04 23:21 提高懸賞50分 2008-08-04 23:18 我媽媽的,48歲,平時神經衰弱,睡眠非常不好,現在感覺有時候胳膊到兩根手指發麻,經常胸悶,氣短,醫生看了報告單建議馬上入院治療,我想知道應該入院嗎?醫生會采取什么治療措施呢 医师解答: 根據頭部與頸椎磁共振掃描報告,結合病人的癥狀,可考慮:一、關于腦核磁共振檢查:“雙側額葉、雙側基底節區及中腦可見點狀長T2高的信號,t1wi呈略低信號”為以上部位有腦缺血的改變;腦缺血時,核磁表現為長T2高信號區,t1wi呈低信號區;“點狀”說明缺血病灶的形態呈點狀,較小;結合病人無明顯臨床神經功能受損與障礙,可提示此缺血灶為腔隙性腦梗塞的表現。建議按缺血性腦血管病——腔隙性腦梗塞治療。腔隙性梗塞,簡稱”腔梗”,是指顱內直徑0.1-0.2毫米小動脈硬化、閉塞造成的腦組織缺血性微梗死。缺血,梗死的腦組織液化后被吞噬細胞清除,形成小的腔隙。腔梗多發生在中老年人,由于梗死面積較小,臨床癥狀較輕,如一側面部和上下肢的麻木或無力、言語不清、頭暈、嗆咳等,部分患者可無不適癥狀,僅在影像檢查時發現異常。一般腔梗患者預后良好,但必須注意復發。反復發作,就可能導致比較嚴重的后果,如血管性癡呆等。 治療方法:1、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滯性:阿斯匹林75~150mg/日;2、改善腦循環,增加腦血流量: 可用血塞通O.4g + 5%葡萄糖或0.9%生理鹽水250ml 靜滴 1次/日; 3、口服血塞通膠囊,每日3次,每次1-2粒;銀可絡(銀杏葉片),80mg 3/日。二、頸椎核磁檢查:c4-5椎間盤突出(偏右側);c5-6椎間盤突出(中央型);c6-7椎間盤突出(偏左側);c3-7椎體退行性改變。報告提示:頸椎4-5椎間盤向偏右側突出;頸椎5-6椎間盤向正后方突出突出;頸椎6-7椎間盤向偏左突出;頸椎3-7椎體退行性改變。以上描述,一是頸椎間盤突出:表現為中央型,與外側型;二是椎體退行性改變;這些都是頸椎病的改變,結合病人有上肢與手指發麻的癥狀,可診斷為頸椎病(以神經根型表現為主)。椎間盤突出按臨床癥狀的不同可以分為三種類型:1、中央型:向正后方突出,可導致脊髓損害;出現脊髓受壓表現,如下肢痛及無力感,有顯著的肢體功能障礙,下肢痙攣,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病理反射陽性,還可出現自下而上的感覺障礙,甚至可有大、小便障礙等。2、外側型:向外側突出至椎間孔,主要表現為同側神經根受壓癥狀,如頸痛、頸僵直,頸部活動受限,可放射至肩胛或枕部。疼痛和麻木可傳至一側上肢或肘外、腕背部,在至某個手指,很少發生在兩側上肢。3、中間型:向后外側突出,可使同側脊髓與神經根同時損害。治療方法: 1、治療原則:頸椎間盤突出癥致神經根損害診斷明確后,應先保守治療,不愈者應手術;臨床上手術病例主要為中央型及中間型。有頸脊髓損害者,除應即刻行脫水及保護脊髓治療外,需盡早手術,以解除脊髓的壓迫因素。2、保守治療:1) 頸椎牽引:此法對頸椎間盤突出癥的神經損害者效果顯著,也可用于有頸脊髓損害者。牽引可制動穩定頸椎,解除頸部肌肉痙攣,減輕神經根及突出物充血水腫;可增大椎間隙及椎間孔,減輕其對頸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牽引的方法:一般用枕頜布帶牽引法(藥店有售)。輕癥者,可用間斷牽引,每日1~3次,每次0.5~1小時;重癥者行持續牽引,每日6~8小時,牽引重量可自3~4㎏開始,逐步增加到5~6㎏。2、 理療:其作用是增強局部血液循環,消除神經根及周圍軟組織的水腫,緩解肌肉痙攣,緩解疼痛與不適,根據病情可有短波與超短波療法、電腦中頻療法和超激光療法等供選擇。3、 頸圍制動:其目的是制動和保護頸椎,是頸部肌肉獲得充分休息,緩解因肌痙攣所致的疼痛,減少突出物對脊髓、神經根的刺激,有利于組織水腫的消退和療效的鞏固。下地活動時應用頸圍,癥狀減輕后要及時出去,并加強項背肌的鍛煉,以防項背肌萎縮及關節僵硬。4、藥物治療:對癥處理的藥有戴芬、布洛芬等抗炎鎮痛藥。復方丹參、維生素E等藥物能促使小血管擴張增加血流量,促進組織修復。維生素B1、維生素B12的應用有利于神經功能的恢復。對脊髓急性受損者應及時給予脫水藥物如甘露醇進行治療。5、功能練習:在改善睡覺狀態、維持頭頸段本身的生理曲線和糾正不良體位的基礎上加強頸項肌的鍛煉。3. 手術治療適應癥1)頸椎間盤突出癥引起脊髓損害者,宜盡早行手術治療。2)急性頸椎間盤突出癥導致神經損害者,經保守治療無效,或癥狀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亦可行手術治療。頸椎微創手術:適用于一些輕度的、較早期的頸椎間盤突出癥,以減少手術創傷與并發癥。此類手術創傷小,對內部結構的破壞輕微,只要手術適應癥選擇得當,手術以后大部分患者癥狀改善明顯,并且可以很快恢復日常生活。目前已經開展的頸椎微創手術主要有:頸椎間盤切吸術、內鏡輔助下頸椎后路鑰匙孔減壓術、頸椎前路鑰匙孔減壓術、內鏡輔助下的頸椎前路椎間盤切除術等。三、關于經常胸悶,氣短:1、可以是頸椎病引起的頸心綜合癥表現;2、可以是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表現,可做動態心電圖、心臟超聲、放射性核素心肌顯影等檢查以明確診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ea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