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粘膜,胃酸,磷脂,食品

提問: 心里總覺得空得慌,吃點東西才覺得好一些,是怎么回事? 問題補充: 平時有胃竇炎、十二指腸潰瘍,近來到晚上睡覺之前總覺得心里空得慌,吃點東西才覺得好一些,即便是晚飯吃得很飽也是如此,怎么回事? 医师解答: 十二指腸潰瘍是消化道的常見病,一般認為是由于大腦皮質接受外界的不良刺激后,導致胃和十二指腸壁血管和肌肉發生痙攣,使胃腸壁細胞營養發生障礙和胃腸粘膜的抵抗力降低,致使胃腸粘膜易受胃液消化而形成潰瘍,目前有人認為是胃彎曲桿菌感染所致,潰瘍常為單個性,但也有多個潰瘍,胃和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同時存在時稱復合性潰瘍。 潰瘍病以疼痛為主要癥狀,其疼痛多為周期發作,秋季至春季是發作季節,可由氣候寒冷或飲食不節而誘發,胃小彎潰瘍的疼痛多于餐后0.5~1小時發生,十二指腸潰瘍或胃幽門部潰瘍,多發于餐后3~4小時,有時可在半夜發生,但老年人的疼痛部位常無固定也缺乏明顯的時間規律。 [影像學表現] 1.龕影:龕影為診斷十二脂腸球潰瘍的直接征象,多見于球部偏基底部。正位,龕影呈圓形或橢圓形,加壓時周圍有整齊的環狀透亮帶稱“日暈征”。切線位,龕影為突出球內壁輪廓外的乳頭狀影。 2.“激惹征”:鋇劑于球部不能停留,迅速排空,稱為“激惹征”。 3.十二指腸球畸形:為十二指腸球潰瘍常見的重要征象。表現為球一側出現指狀切跡,后者不恒定,隨蠕動而變淺、消失,球外形呈山字形、花瓣型及小球狀等畸形。 4.假性憩室:其形態大小可改變,尚可見粘膜皺壁進入憩室內,而龕影形態不變。 5.粘膜皺襞改變;粘膜皺襞增粗、平坦或模糊,可呈放射狀糾集到龕影邊緣。 6.常伴胃竇炎。 7.球后潰瘍:球后潰瘍較常見,大小不一,多位于腸腔內側,外側壁常有痙攣收縮或疤痕形成,使管腔狹窄,多呈偏心性。凡十二指腸降段上部發現痙攣收縮,應考慮球后潰瘍的可能。 中醫認為本病不單純局部疾病,而是全身性疾病,與肝臟有密切關系,臨床多見肝胃不和,脾胃虛寒和牌虛肝郁等癥型,食療是一項十分主要的措施。 1.胃十二指腸潰瘍是指胃、十二指腸粘膜(即內壁)發生破潰。 2.精神緊張、生活起居、飲食不規律、食物不潔以及神經功能失調等原因可導致胃、十二指腸抵抗力降低,加之胃所分泌的胃酸及消化酶過多,侵蝕了胃、十二指腸的表面,造成潰瘍。潰瘍的疼痛,是胃酸對破潰的粘膜表面發生刺激作用所造成的。 3.大量吸煙的人和胃酸分泌過多的人特別容易罹患此病。 4.典型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多有長期、慢性、周期性、節律性上腹痛,與飲食密切相關。十二指腸潰瘍多有饑餓痛及夜間痛,進食可緩解;而胃潰瘍則為進食后痛。胃潰瘍的疼痛部位多位于上腹正中及左上腹,而十二指腸潰瘍則位于右上腹,當潰瘍位于后壁時,可表現為背部痛,上消化道出血(嘔血、黑便)及胃穿孔為其合并癥。 5.十二指腸潰瘍的主要癥狀通常是在上腹部中央某一個小區域中發生反復性的劇痛。有時當潰瘍在十二指腸后壁上時,會感覺疼痛是來自背后。疼痛可以在睡前和午夜現,這叫"夜間痛"。這種像是"饑餓病"的典型十二指腸潰瘍相反,疼痛發生在進餐之后。 防治要點 1.應規律進餐,可以少量多次,并避免粗糙、過冷、過熱和刺激性大的飲食如辛辣食物、濃茶、咖啡等。 2.戒煙限酒。 3.緩解精神緊張。 4.必要時使用藥物促使潰瘍加速愈合。有些藥物能夠使胃酸分泌減少,有些藥物會給潰瘍面敷上一層諸如鋁鹽或蛋白質的保護膜;應禁用能損傷胃粘膜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 建議食品及食用方法 1.螺旋藻 食用螺旋藻后,螺旋藻能夠迅速分解成細微粒子,緊貼在胃和十二指腸的粘膜上,形成一層保護膜,由此促進粘膜再生,修復已損傷的粘膜,使胃部倍感舒適。 2.磷脂 磷脂可促進細胞活化、組織再生修復。 3.優質蛋白 優質蛋白中含有全面、豐富、均衡的必需氨基酸,可以很好地解決胃部營養的滋補問題。 食用方法 輕度潰瘍:每日螺旋藻4粒,磷脂4粒,優質蛋白1包,每天早晨食用,以上食品一次連續食用60天。 重度潰瘍:每日螺旋藻5~10粒,磷脂5~15粒,每日分兩次食用,以上食品一次連續食用90~180天。 (一)  【辨證】中焦虛寒。  【治法】散寒溫中,活血生肌。  【方名】烏附白芨方。  【組成】烏附片6克,白芨30克,肉桂6克,干姜6克,煅瓦楞15克,廣木香6克,佛手6克,甘草6克。  【用法】加水500毫升,濃煎至100毫升,加糖和防腐劑適量。每日空服2次,每次50毫升。  【出處】余景謀方。(二)  【辨證】寒邪犯胃,胃陽被遏,胃失和降。  【治法】溫中散寒,宣通陽氣。  【方名】良附蘇陳湯。  【組成】良姜10克,香附10克,蘇梗10克,陳皮5克,佛手5克,香櫞皮10克,炒川楝子10克,延胡索5克,煅瓦楞子10克,烏賊骨10克,馬尾連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董建華方。(三)  【辨證】脾胃陽虛,兼氣滯血瘀。  【治法】溫養脾胃,止血化瘀,理氣生肌,軟堅和化。  【方名】甘麥烏貝散。  【組成】烏賊12克,甘松9克,草叩6克,川楝9克,元胡9克,生麥芽31克,浙貝9克,生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屠金城方。(四)  【辨證】肝胃不和。  【治法】疏肝和胃,制酸止痛。  【方名】疏肝和胃飲。  【組成】當歸10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枳實6克,瓜蔞10克,薤白10克,半夏10克,陳皮5克,甘草3克,蒲公英10克,煅瓦楞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譚日強方。胃、十二指腸潰瘍是一種常見病。常因情緒波動、過度勞累、飲食失調、吸煙、酗酒、某些藥物的不良作用誘發。其典型表現為饑餓不適、飽脹噯氣、泛酸或餐后定時的慢性中上腹疼痛,嚴重時可有黑便與嘔血。一般經藥物治療后,癥狀緩解或消失。如無效,應進一步作X線鋇餐及胃鏡檢查,以除外穿孔、梗阻或惡變的可能性。【處方】1.急性發作期應注意休息,要勞逸結合,避免精神緊張及情緒不穩定。2.停止進食一切對胃有刺激的食品,如油煎食品、辛辣食品、濃茶咖啡等。3.禁用損傷胃粘膜的藥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4.戒煙、戒酒。煙酒可延遲胃炎的好轉和潰瘍的愈合。5.進餐應有規律,“少吃多餐”,可在餐間加吃些餅干和糕點。6.不宜過多飲用豆乳等,因此類食品較易引起脹氣。7.在醫生指導下,正確服用各類藥物。8.定期檢查,遇有癥狀明顯變化,應及時就診檢查。(上海醫科大學 祝善珠教授)十二指腸潰瘍的主要臨床表現[編輯本段]  十二指腸潰瘍的主要臨床表現為上腹部疼痛,可為鈍痛、灼痛、脹痛或劇痛,也可表現為僅在饑餓時隱痛不適。典型者表現為輕度或中度劍突下持續性疼痛,可被制酸劑或進食緩解。臨床上約有2/3的疼痛呈節律性:早餐后1~3小時開始出現上腹痛,如不服藥或進食則要持續至午餐后才緩解。食后2~4小時又痛,也須進餐來緩解。約半數患者有午夜痛,病人常可痛醒。節律性疼痛大多持續幾周,隨著緩解數月,可反復發生。  十二指腸潰瘍發病有以下特點:  ①慢性過程呈反復發作,病史可達幾年甚或十幾年。  ② 發作呈周期性,與緩解期相互交替。過去發作期可長達數周或數月,現因有效治療而顯著縮短。緩解期亦可長短不一,短的僅幾周或幾個月,長的可達幾年。  ③發作有季節性,多在秋冬或冬春之交發病,可因不良精神情緒或解熱鎮痛藥及消炎藥物誘發。  ④多發于中青年男性。  部分病例可無上述典型的疼痛,而僅表現為無規律性較含糊的上腹隱痛不適,伴腹脹、厭食、噯氣等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可因并發癥的出現而發生癥狀的改變。一般來說,十二指腸潰瘍具有上腹疼痛而部位不很確定的特點。如果疼痛加劇而部位固定,放射至背部,不能被制酸劑緩解,常提示后壁有慢性穿孔;突然發生劇烈腹痛且迅速蔓延及全腹時應考慮有急性穿孔;有突然眩暈者說明可能并發出血。一忌冰凍和過熱飲食。飲食溫度適中,飲茶、湯不宜過熱。二忌食太葷、太油和煎炸的食物。飲食中以易消化食物為主,肉類炒煮要熟,蔬菜不要半生。三忌食多量味精、酸辣及過咸的食物。飲食以清淡為主,味重會刺激胃酸分泌,少量的生姜和胡椒,可暖胃和增強胃粘膜的保護作用。四忌飲食無律無度。宜少吃多餐,避免饑餓痛,疼痛時可吃一兩塊蘇打餅干。五忌飲酒、濃茶和咖啡。特別是酒,對胃刺激過大,會使潰瘍惡化。僅供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ea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