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局部,最常,部位,有效率

提問: 孩子總往一側扭脖子 問題補充: 孩子五歲半,不知什么時候起老往右邊快速扭一下脖子,最近幾天動作越來越頻繁,問他原因說是難受,也說不出什么癥狀,越是提醒他扭得越厲害,這到底是怎么了? 医师解答: 可能是小兒局部抽動癥.以下是有關資料:抽動癥是起病于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的最常見的運動性障礙,主要表現為不自主的、反復的、快速的一個部位或多個部位肌肉運動抽動和發聲抽動,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或其它行為癥狀,運動抽動表現為:眨眼、擠眉、皺額、吸鼻、張口、伸脖、搖頭、抽動癥的病因1、社會心理因素:包括學習緊張、在學校受到批評、父母教育觀點不一致等。2、行為模仿:有些兒童對別人的眨眼、清嗓子等行為很感興趣,以為很好玩,便開始模仿并固定下來。3、軀體因素:抽動癥開始時往往有局部激惹而產生,如結膜炎、倒睫、鼻炎等,當局部原因去除后,抽動癥狀仍繼續存在。4、遺傳性因素:患兒家族成員中患抽動障礙者較為多見。5、器質性因素:圍產期損傷,如產傷、窒息等因素可能有關。6、藥源性因素:如中樞神經興奮劑、抗精神病藥等,長期服用可能產生抽動。抽動癥的臨床表現1、多發生于兒童期和青少年期,男孩多于女孩,男女之比約為3:1。2、首發癥狀:多數較為局限,一般以眼、面肌抽動為多見,在數周或數月內波動或部位轉移,可向頸部或上下肢發展,最常于頭面部抽動,表現為做鬼臉、眨眼、皺額、鼻翼抽動、咬嘴唇、點頭、搖頭,還見于呼吸和消化道癥狀,表現為嘆息、深呼吸、打嗝、咂嘴、不停地清嗓子。3、以上癥狀多種多樣,在一段時間內可變換不同的表現,抽動的頻率和程度變化較大,睡眠不好,精神緊張,受到批評時抽動次數增加,有意克制時可以少發,睡眠時可無任何癥狀。4、軀體檢查包括神經系統檢查,無異常發現診斷診斷:1、起病于學齡前期,在4-7歲最常見。2、有快速、不自主、重復的單外或多個運動抽動或發聲抽動,通常表現為眨眼、扮鬼臉或頭部抽動等。3、抽動基本天天發生,1天多次,至少持續2周以上。4、抽動短時間受意志克制,入睡后消失。5、除外小舞蹈病、藥物或其他疾病所致    治療:1.輕癥不影響學習和生活的不用治療,大多過一段時間后會自愈;2、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療:讓家長和患兒了解抽動癥的基本臨床特點,認識到雖然抽動癥病程較長,但并非不可治愈,服用適當劑量藥物幾乎每個患兒都可獲得痊愈,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在家中家長對患兒癥狀不必過分關注,更不要批評指責,在學校,老師要理解患兒,不可認為患兒是故意的,是專門與老師對著干的,不可當著同學的面批評、斥責、挖苦患兒。3、合理安排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避免過度興奮、過度疲勞、睡眠不足、長時間劇烈運動、看電視、打游戲時間過長。4、藥物治療:目的減輕癥狀,改善功能,也是心理治療的基礎。(1)氟哌啶醇:是治療本病有效的藥物之一,治療有效率達70-85%。每片2mg,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大劑量時會出現錐體外系癥狀。(2)泰必利:有效率為40-60%,最大的優點是不良反應較輕,無錐體外系癥狀,易為患兒接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ea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